“WAVELENGTH:異線狂想”有幸邀請了24位來自亞,美,歐洲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頂級藝術家與先鋒設計師,以國內前所未見的創新形式展現90余件囊括時裝,雕塑,視覺藝術,互動裝置等在內的跨領域藝術作品,打造最高品質的全方位藝術體驗。現場氛圍熱烈,美術館門口也排起長隊,精心打扮的人群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派對當場藝術家弗朗西斯科·德·帕哈洛(Francisco de Pajaro)做了現場藝術涂鴉表演,并對上百名到場觀眾展示了他現場的快速手繪。裝置藝術家童昆鳥則在現場跟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他藏身于一個大垃圾桶中,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悄悄地做了一場行為藝術。
今時今日,藝術的表達手法和創作領域日漸擴大,藝術家不再僅利用簡單的分類方式表達自己對于當今社會的獨特感觀。WAVELENGTH 打破了傳統藝術和服裝展覽的固有模式,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作品融合在一起,打破了藝術與藝術之間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領域,打造出零界線的藝術品創作展覽空間,更加廣闊地呈現當今社會的多元化。本次展覽聚焦“80后”,“90后”創作者,旨在匯集先鋒創作者共同發聲與探討藝術創作和展覽的未來形態。其中不僅有多位國際雙年展和藝博會參展人,時尚大獎獲得者,更有許多參展作品是國際藝術家首次在大陸參展期間為WAVELENGTH特別創作。與此同時,參展藝術家們也在開幕期間與到現場的觀眾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
一號展廳旨在顛覆“時尚”的傳統意義,探討“時尚”與精神追求,日常生活,和個性與群體的關聯。當下,“消費”不再是單一的經濟行為,而是一種人們表達個性的同時,尋求“社群感”和“歸屬感”的方式。人們對于“時尚”和“審美”的追求日漸龐大,品質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概念。WAVELENGTH 抓住了這一社會變化,所展覽的藝術品大多模糊了傳統藝術與日常消費品之間的界線。其中藝術家亞歷山德羅·古茲曼(Alejandro Guzman)與弗朗西斯科·德·帕哈洛(Francisco de Pajaro),對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再創作。約翰·瑞本霍夫(John Riepenhoff)以藝術作為一種建立聯結與社區的方式,帶來分別與大衛·羅賓斯(David Robbins)、阿曼達·羅斯霍爾(Amanda Ross-Ho)和塞姬·羅伊(Saige Rowe )合作的雕塑裝置。時裝設計師品牌森永邦彥(ANREALAGE)重新將時尚定位至藝術領域,芬蘭藝術家丹尼·帕里洛(Daniel Palillo)將時裝織物與油畫融合,日本藝術家碧悠畢露(Pyuupiru)以針織手法進行雕塑創作,更有來自中國的刺繡工作室縷薇(Lunéville)結合法、中、日、英式等多種傳統技法表現當代視覺藝術。
隨著科技的快速更迭,探索科技和思考的途徑和方式也變得愈發多元。展覽二號展廳重點展現了21世紀新型科技與社交網絡對于當今社會人們生活和思考方式的影響和藝術家面對這些變化時,產生的多元化藝術作品。其中藝術家武子楊的3D視頻裝置和妮可·魯吉埃羅(Nicole Ruggiero)的VR虛擬現實裝置,將當下信息與社交媒體泛濫的現象轉化為視覺語言和互動體驗。來自英國的藝術家帕特里克·邱奇(Patrick Church)和德國藝術家托尼·弗特拉(Tony Futura)則將流行文化中的符號和圖像融入傳統的繪畫攝影作品中。此外還有楊牧石的白色霓虹燈裝置和森永邦彥(ANREALAGE)將科技與時裝融合的反光時裝。種種新型的藝術創作媒介和手段,反映出在當下高度全球化和數字化的社會中,人們的種種消費行為和社會生態的改變與現狀。
“WAVELENGTH:異線狂想”認為新型的藝術展覽不僅有傳統的藝術品展示,更重要的是展品與觀眾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即是邀請觀眾身臨藝術展之中,共同探索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時代。三號展廳將空間分隔成8個獨立的房間,每間由藝術家打造成沉浸式體驗空間,其中包括揚科依(JAHNKOY), 劉海榭(PERCY LAU) ,露西亞·古巴(Lucia Cuba),黃婉冰(WANBING HUANG),藝術家大衛·門德斯·阿隆索(David Mendez Alonso ),朱自杰,萬朵云,友誼博物館(Museum Of Friendship)等。“90后”新銳藝術家童昆鳥也帶來了他為此次展覽特別創作的6米大型裝置。藝術家們利用自己對藝術空間的獨特見解,消除了傳統藝術展與觀眾之間的隔閡,邀請觀眾走進一個獨立空間去體驗和完善藝術,通過沉浸互動的方式升化了本次展覽的核心理念。
除藝術展之外,“WAVELENGTH:異線狂想”引入的藝術設計快閃店也在開幕現場引起轟動。 WAVELENGTH邀請到數十個國內外獨立品牌出售創意設計產品和藝術衍生品,在滿足觀眾精神追求和觀感體驗的同時,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進一步打開審美體驗與社會生活的界線,真正做到讓藝術走進大眾,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展覽由品口文化和北京時代美術館及共同主辦,由CUBE CONSULTING GROUP INC,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東方潤通,華熙Live共同協辦。金色度母作為喜馬拉雅首席藝術支持, NYLON雜志作為獨家戰略合作媒體,在藝作為首席戰略合作藝術APP提供的語音導覽支持,對展覽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時感謝紅日照明為展覽提供的燈光技術支持,設計互聯提供的公共/藝術家項目支持,昌榮傳媒提供的特別支持。
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海淀區五棵松華熙Live東北角中國
展期:2017年8月6日2017年8月13日
周一至周四. 10:00–19:30
周五至周日. 11:00–21:00 每日10:00-18:00